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4的文章

《書齋》Virchow關於流行病的一些表達《愛無國界》p.92

費爾克在報告中說明一個流行病學的基本法則: 「如果說疾病表示個人生活出了狀況,那麼流行病必定表示大眾生活嚴重失序。」 他對上西里西亞提出的治病處方是 「 充分和無限制的民主 」, 也就是說, 承認波蘭語是官方語言、 向富人而非窮人課稅 、 使教會不再成為官方企業、修路、重新開放孤兒院、投資農業, 結果他被政府炒魷魚。 費爾克道: 「我的政治主張是 預防勝於治療 ,但是我的對手喜歡的卻是 粉飾太平 。」 from《愛無國界》p.92

《語錄》關於醫學教育 by Rudolf Virchow

"Medical education does not exist to provide student with a way of making a living, but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community." - Rudolf Virchow 翻譯: 「醫學教育並不是要教學生怎麼賺錢,而是要教他們怎麼保障社區的健康。」 --- Rudolf Virchow 其人 請參維基百科條目

《書齋》社會正義否?《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看一個社會正不正義,就要問它如何分配人民所珍視之事物: 「所得、財務、權力、機會、職位、榮譽」 正義社會的分配一定合乎正道,人人皆得到他應該得的。 問題的棘手處卻在「應得多少」還有「為什麼」。 摘自《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

流浪者之歌讀後感

流浪者之歌讀後感 ---------- 各人入各眼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我們從何而來?又要向何處去?此般大哉問的答案追尋,自人有智慧以來就從來沒有止息過。(然而什麼又是所謂的有智慧呢?) 本書主角西達塔(或譯悉達多)從少到老,歷經各種不同的追尋方式,交織了跌宕迂迴的生命故事。由作者洗練而雋永的原文文字表現,再透過不同「翻譯」版本的用字遣辭,映入各人各眼,照射各人的原生不同生命歷程、背景、信仰、定見、疑問、困擾;感受自然各有不同,或覺平淡、或覺不解、也可能被震撼、被啟發。 其中影響閱讀感知的,莫過於不同讀者的心境。每個人被成長歷程長期型塑成不同的典型,加上過去一段時間的經歷影響了近期的心之所向,最後在當下的情緒及所思更是時刻不同。綜合以上,此書可以再三的閱讀品味,每次或可有不同的感受。 ---------- 自我追尋的方式 第一階段:「生而受之的模式」 西達塔出身婆羅門上流社會,加上家境好,有聰明,可以想像他從少年時代就是個風度翩翩、眾家仰慕的對象。其父虔誠敬天,時常「獻祭、贖罪、自潔」,因此西達塔從小也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這是西達塔(也是其父一生信守)的第一種自我追尋方式,若是對比人類歷史及宗教,或可以將此比擬為「傳統摩西三教:猶太教、回教」的類型。人是有罪的、髒污的,需要藉著獻祭贖罪來自潔,以求得自身接近聖潔及完滿。 我認為,西達塔的「自我覺察」「自我意識」能力遠遠強過一般人,且其少年時期對於自我的認識可謂頗多(其自認),十分聰明,並且專注追尋「自我」的本質意義,所以其「不滿足」於此模式,而進一步離開家庭、離開他少年所學習的模式,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出世苦修而打破自己」 苦行僧的模式其實在各種宗教信仰都或多或少有之,其共同點都是要拋卻自己身為「人」的固有社會模式離世索居,或是壓抑自身的各種「慾望」來澄明自己心念,希求進一步體悟人生的意義。天主教有修士、修女,禁戒自己的婚姻,甚至在中古世紀有更為嚴格的苦修。佛教的僧侶要守戒。或是放眼各宗教都有不同的「齋戒」方式,以求煉淨自身。 西達塔在苦修的過程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藉由「禁絕自身的感覺」,但求打破自己存在於世界上的浮幻虛無,投入「觀想」,在過程中「沒有對這個世界的愛」「沒有感覺」,一心要思索出「自己的本相」。結果:他觀想得很透徹,卻...

《書齋》貪婪 from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貪婪是一種缺德,是惡劣的為人處世之道。 貪婪使人漠視他人痛苦,這點更是特別糟糕。 不僅在個人的層次是缺德,也違背公民應有的品德。 發生災難,美好社會應該同心協力。 大家應該彼此照應,而不是搶佔最大便宜。 民眾趁危向鄰人斂財取利的社會不是美好社會。 因此,過度貪婪是美好社會若有能力就應該予以抑制的一種缺德。 摘自《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