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6的文章

《試藥》補中益氣湯與排尿增加

補中益氣湯 成分:黃耆、甘草(炙)、 人參(去蘆)、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酒洗)、白朮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20160412 服補中益氣湯之後出現兩個反應: 皮膚感覺變化,覺得一陣癢癢的。但皮膚無紅疹沒有蟲咬,不知道是不是藥的推動力量讓皮膚毛孔有甚麼變化嗎? 排尿量增加、排尿有力,甚至遠超過服「五苓散」的排尿變化。 這點更讓我好奇了。 ---看看五苓散的組成 五苓散 成分:豬苓、茯苓、澤瀉、桂枝、白朮 --- 這五苓散的藥物組成,在學習當中被賦予的形象就是 「排水」、「利濕」、「向下」 補中益氣湯重用黃耆,並且加入四君子湯當中的三味藥(參、朮、草),而特別去掉了茯苓。加上了升麻、柴胡等藥,意在 「升提」 明明方向完全是不同的,一個往下、一個往上 為什麼補中益氣湯排尿量增加的這麼明顯呢? 查了《素問.經脈別論篇》 「 飲入於胃 ,游溢精氣, 上 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 歸於肺,通調水道, 下 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 ---以下為個人猜想 補中益氣湯升提中氣的同時,或許強化了上輸、上歸的作用, 而這樣的環節可能在我體內原本是屬於較弱的, 因此「升提」,反而促進了我體內的水液輸送。 是否真的如此,值得觀察及思考。

《科研》關於一篇報導「虛弱的腸道可能促使糖尿病的發生」標題誤導之嫌

網路上熱烈轉載的一篇中文翻譯標題: 「虛弱的腸道可能促使糖尿病的發生」 若不明究裡的轉發或延伸評論可能會導致誤會喔 這個屬於ELSEVIER的全球醫學新知中文版訊息, 內容如下: ------QUOTE STARTS------- 肥胖 (obesity)和第二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是現代社會急須正視的課題,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亦為許多科學家努力的目標。《Molecular Metabolism》刊登美國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發表,指出預防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很可能取決於腸道中的微生物相 (gut microbiota)。腸道中各式微生物在身體裡扮演類似內分泌器官的角色,可自飲食當中代謝特定的養分並製造出人體新陳代謝路徑裡負責傳遞訊息的特定物質;其中,腸道微生物種的多樣性更是決定了微生物相及宿主的健康狀態。一般來說,物種越豐富可維持微生物相的穩定,在許多疾病當中亦可發現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作者表示,腸道微生物種的豐富性下降,和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發生皆有密切關聯。   研究刊登在《Molecular Metabolism》的網站 http://www.molmetab.com/article/S2212-8778%2816%2900038-7/abstract?rss=yes   ------QUOTE ENDS------- 其實連結到研究發表的原文讀過一遍 就可以知道重點全部都放在 【GI microbiome diversity】 上面 作者兩位一位名喚MLH,另一位名喚FLG 以下引自Molecular Metabolism網站 "MLH is an employee of MicroBiome Therapeutics. FLG is on the Clinical Advisory Board and holds stock options in Microbiome Therapeutics." 以下簡要摘要一下文章說甚麼: 飲食習慣影響GI microbiome diversity 過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