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而奧妙的週期:生理週期
GnRH的pulse activity對於成功懷孕功能是很重要的;hypothalamic-pituitary disease會造成GnRH異常,例如Hypothalamic suppression、trauma、tumor、elevated prolactin也會造成GnRH下降。而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患者,會有hyperinsulinemia,這會造成pulse activity的異常增加而擾亂了FSH、LH的正常活動;因此以上這些異常都可能造成難以懷孕或是不孕。GnRH與其說是內分泌不如說它是神經賀爾蒙,首先是分泌的部位及作用方式、位置,加上他的脈衝式的頻率呈現。但其轉化到下面幾階的FSH、LH的分泌、濾泡的E2、Progesterone,在整個月經週期就會呈現波浪狀的起伏規律(如果生理功能正常穩定的話)
參考:正常月經週期生理 (來源:uptodate(需login))
參考:Menstrual cycle (來源:wikipedia)
月經週期幾個可以注意的時間點和變化:LH surge和ovulation;Follicle / Corpus Luteum的形成、變化、消退;Endometrium的不同階段。了解其生理狀態的變化、各階段所代表的生理意義、賀爾蒙如何變化及互相影響,更重要的是,如何以中醫的角度去思考及理解月經生理的中醫生理意義,才能進一步使用中醫於月經週期調整。
基礎體溫是一個以體溫量測紀錄直接連接月經週期生理意義的好方法,而且這個方法不用抽血、不需精密生化儀器、也不須醫護人員幫助就可以自己個人在居家量測。醫師也能方便參考數據,以了解目前患者的月經週期進程和穩定程度,中醫師可以參考並結合中醫其他望聞問切來判斷患者的陰陽氣血狀態,進而施治。
懷孕生產大不易:生理因素?社會因素!
台灣的生育率屢創新低,媒體都已經報導到麻木了。例如自由時報在2017/12月的報導:全球224國生育率 台灣倒數第3。TVBS在2017/08月的報導:「低結婚率」牽動「低生育率」 台灣麻煩大了。生育這件事情,不論醫學如何進步,目前總有一個跨不過的基本條件:人的生育能力。除了正常排卵、正常精卵結合,還要有正常的懷胎十月並且平安生產,諸多條件都必須具備才能達成生命誕生的偉大使命。內分泌的問題,可以用賀爾蒙調整;子宮器質性的問題(例如息肉),有些可以用外科排除;現在甚至連胚胎先天基因缺損,都可以用人工在精卵結合後篩選再植入子宮。這麼多的努力,卻都還是無法挽救生育率的下降,為什麼?
生理因素當然是最直接的。因為越來越少人在生育黃金年齡懷孕,越來越多人都等到老了才敢結婚、才敢懷孕。但那時候卵巢的功能已經下降,卵的品質也下降了,身體的整體機能也越來越不能負擔懷孕的整個辛苦過程,容易發生流產、早產、生產困難。
但以上這些,探究根本的原因,大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
台灣是個不友善生育的國家。友善生育不是在公共場所設立幾個哺乳室,縣市政府發個一兩萬生育津貼就算是友善生育了。真正友善生育的社會,要有良好的勞動環境,讓想要有孩子的夫婦能夠安心懷孕而不擔心丟了工作(逼懷孕的婦女離職,是要逼人死嗎?),有足夠的假期(沒有假期及休息,夫妻有辦法做人嗎?有辦法懷孕嗎?有辦法照顧孩子嗎?),有足夠的收入而不需要加班(而不是為了多點收入還要加班到花花班表過勞死),若不能讓生產後的爸媽能安心照顧孩子頭三年,那也得要有良好的0-3歲托育系統(有嗎?台灣的保母都合格,令人安心嗎?),孩子進到幼兒園的年紀,得有足夠、合宜、學費低廉、安心的公立幼教(足夠嗎?),要有安全的馬路讓孩子走動,安全的社區讓孩子跑跳玩樂。
以上這些都是營造生育環境的基本,這些都沒有,怎麼能讓年輕人安心走入家庭?安心擁有下一代?
留言
張貼留言